在快节奏与高科技并行的生活方式下,一种“边消耗边补救”的养生模式——“朋克养生”悄然兴起,例如熬夜后敷面膜、啤酒配枸杞、人参配可乐、冰淇淋配降糖药……其实,这些养生“妙招”往往缺乏专业医学判断,损益之间随意切换,最终效果未知。那么,如何避免“朋克养生”的扬汤止沸呢?今天,小编邀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霍莉莉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三点健康提醒↓图片来源:摄图网体质决定着人们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根据体质辨识的结果,才能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养生方案,提高保健效果。例如,阴虚体质者口干舌燥、不耐暑热,不宜喝偏燥性的咖啡;阳虚者全身怕冷,大便稀溏,不宜喝偏凉性的可乐;气虚者极易疲劳,反复易感,可吃山药、大枣,喝双参水;湿热者易生痤疮,口中黏腻甚至口苦,大便黏滞不爽,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少喝酒;痰湿者肚大腰圆、额头油脂分泌多,宜吃熟白萝卜、冬瓜等。不论何种体质,通过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将中医养生运动融入碎片化时间,使养生触手可及。例如,乘车途中闭目养神,练习腹式呼吸;工作间隙可做颈部米字操、体质养生功;午休时可进行调息站桩;下班路上走走太极步。音乐是调畅情志的重要手段,可促进身心健康。将中医经络理论与音乐疗法相结合,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拍打特定的穴位,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通过音乐的情感共鸣,实现身心双重调节。例如,气虚体质者可试足三里穴,气郁者可试太冲穴,阳虚者可试命门穴,痰湿者可试丰隆穴,血瘀者可试血海穴,湿热者可试曲池穴,阴虚者可试太溪穴等。“朋克养生”虽在生活的缝隙注入传统养生的活力,但无法做到纯粹养生,仅是权宜之计。要想真正健康,还是要注重日常健康习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更多阅读☞投稿提示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